城南杂咏二十首东渚

团团凌风桂,宛在水之东。
月色穿林影,却下碧波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城南杂咏二十首东渚’是张栻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城南杂咏二十首》是宋代文人张栻的作品集,收录了其创作的二十首诗歌。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宣。他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阳)人,为朱熹的高足弟子之一,也是陆九渊的门人。张栻是一位理学家、文学家,他的学问广泛,尤以理学著称。

  2. 诗歌原文
    团团凌风桂,宛在水之东。
    月色穿林影,却下碧波中。

  3. 诗歌解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色。“团团凌风桂”形容桂花树的轮廓如团团般清晰,与微风相互映衬,增添了一丝飘逸之感。而“宛在水之东”则暗示桂花树在水的东侧,仿佛在水中漂浮,增添了一种朦胧的感觉。“月色穿林影,却下碧波中”则进一步描绘出月光穿过树林,洒在水面上的情景,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充满了诗意。

张栻的《城南杂咏二十首 东渚》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欣赏的诗歌,同时也是一首蕴含哲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还能深刻体会到古代文人对于美的追求和表现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