婢子翻羹

杯羹卓午荐朝餐,一饱龟肠亦尔难。
穷鬼还来调韩愈,夫人真欲试刘宽。
尚馀食案韭三种,早悟官亭鲙两盘。
传语厨人莫轑釜,不应饿死悔儒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婢子翻羹》是宋代诗人张守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政治态度的坚持。下面将对这首诗的内容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
  • 张守,宋代的文学家,字子固,一字全真,号东山居士。他的生平经历了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的政治变革,曾任监察御史、翰林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等职。
  1. 诗歌原文
    杯羹卓午荐朝餐,一饱龟肠亦尔难。
    穷鬼还来调韩愈,夫人真欲试刘宽。
    尚馀食案韭三种,早悟官亭鲙两盘。
    传语厨人莫轑釜,不应饿死悔儒冠。

  2. 诗歌赏析与背景

  • 社会意义: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面对朝廷腐败和社会动荡时,仍保持清醒认识的政治立场。诗中的“穷鬼”暗指当时的权贵,通过讽刺他们的行为,诗人展现了自己清高独立的人格魅力。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个人价值坚守的态度。
  •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述,巧妙地表达了深刻的主题思想。特别是结尾两句,以幽默的口吻告诫厨房人员,反映了作者既严肃又幽默的一面,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1. 文化影响
  • 作为宋代的文学代表作品,《婢子翻羹》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文人墨客表达情感、议论时政的方式之一,也是了解宋代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婢子翻羹》作为宋代诗人张守的杰作,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着较高的成就,同时也承载了作者深厚的历史感和时代责任感。对于读者而言,这首诗不仅仅是欣赏古代文学的美,更是一次深入了解宋代文化的宝贵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