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羹卓午荐朝餐,一饱龟肠亦尔难。
穷鬼还来调韩愈,夫人真欲试刘宽。
尚馀食案韭三种,早悟官亭鲙两盘。
传语厨人莫轑釜,不应饿死悔儒冠。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 婢子翻羹:
- 注释:这里的“婢子”指的是女仆或侍女。翻羹是一种古代的烹饪方法,即将肉或其他食物煮熟后切成小块,然后放入碗中。
- 杯羹卓午荐朝餐,一饱龟肠亦尔难:
- 注释:在古代中国,“卓”是一种特殊的餐具,类似于现代的托盘。中午时,将准备好的食物放在“卓”上,供人们享用。这里用“龟肠”比喻自己的肚腹,意思是吃得很饱,感觉就像吞下了一条大龟一样困难。
- 穷鬼还来调韩愈,夫人真欲试刘宽:
- 注释:这里的“穷鬼”指的是贫穷的人。诗人在这里用“调韩愈”和“试刘宽”来形容这些人试图通过各种手段来获取财富或地位。而“夫人真欲试刘宽”则是说这些夫人(指那些想要尝试刘宽的人)的行为就像真的想试一试刘宽的宽厚和仁慈。
- 尚馀食案韭三种,早悟官亭鲙两盘:
- 注释:这句话描述了诗人餐桌上的美食。“尚馀食案”指的是桌上剩下的食物。而“韭三种”,可能是某种菜式或者食材,如韭菜等。而“早悟官亭鲙两盘”则是指诗人已经意识到了官场上的生活与自己曾经所经历的不同,他可能已经意识到了官场中的勾心斗角和权谋诡计。
- 传语厨人莫轑釜,不应饿死悔儒冠:
- 注释:这句话是对厨师的嘱托,让他不要浪费食物。而后面的“不应饿死悔儒冠”则是说自己不应该因为饥饿而后悔放弃读书或追求功名的机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学问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接下来是对整首诗歌的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官场上的困境和生活状态。从“婢子翻羹”到“尚余食案韭三种”,再到“早悟官亭鲙两盘”,诗人细腻地描绘了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内心感受。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和不满。然而,尽管身处困境,诗人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和追求,而是选择坚持读书、追求知识。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