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毛意重鹅毛赠,老不中书一怅然。
宜付削毫贫郑灼,政堪握笔晋僧虔。
判冥即合防抛失,瘗冢宁甘便弃捐。
瓦研蓬窗吾臭味,秃翁相对且忘年。
注释:
1、猩猩毛笔意重鹅毛赠,老不中书一怅然。
- 宜付削毫贫郑灼,政堪握笔晋僧虔。
3、判冥即合防抛失,瘗冢宁甘便弃捐。
4、瓦研蓬窗吾臭味,秃翁相对且忘年。
译文:
猩猩的毛笔意重鹅毛的赠送,我老了却中书却感到失落。
应该交给贫穷的人郑灼,他正适合握着笔。
如果被判入地狱就应该防止丢失,埋在土里也不愿丢弃。
在瓦器上研磨着,蓬窗下我闻到了臭味,虽然头发都掉光了,但依然可以和老人一起喝酒作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信中以猩猩毛笔为题,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猩猩毛笔意重鹅毛的赠送,我老了却中书却感到失落。猩猩毛笔与鹅毛笔相比,更加珍贵,因为它是用猩猩的毛发制成的,象征着友情的深厚。然而,当自己已经年迈体衰,却依然被委以重任,这种落差感让人感到失落。接着两句应交予穷人郑灼,他正适合握着笔。这里的“穷人”并不是指真正的贫困者,而是比喻那些才华横溢但生活清苦的人。郑灼虽然贫穷,但他却能够把握住自己的才华,不被世俗所束缚,这正是诗人所欣赏的品质。接下来的诗句如果被判入地狱就应该防止丢失,埋在土里也不愿丢弃。这里的“地狱”并非字面意思上的地狱,而是比喻那些被世人遗忘或忽视的事物。如果这些东西被带入了地狱,那么它们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但如果被埋藏在地下,那么它们仍然能够保留其价值。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他对事物的价值观念。
最后两段则是诗人对自己的生活态度的抒发。他在蓬窗之下研磨着笔墨,虽然头发都已经掉光了,但他依然可以和老人一起喝酒作乐。这里的“蓬窗”,可能指的是简陋的房间或书房,也可能是诗人自谦之词。而蓬窗下的笔墨,则暗示了他对于写作艺术的专注和热爱。尽管头发都掉光了,但诗人并没有因此感到沮丧或放弃,反而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友谊。他相信,只要他们能够保持联系,即使白发苍苍,也能忘却年龄的差距,共同度过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