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地萦回宝势长,遍游宁倦徙胡床。
禅斋不顾幡风影,讲席乱飞花雨香。
苔阵暗连僧榻古,蕉旗低映佛窗凉。
我来懒上东台上,目送霜楸感北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绣地萦回宝势长,遍游宁倦徙胡床。
禅斋不顾幡风影,讲席乱飞花雨香。
苔阵暗连僧榻古,蕉旗低映佛窗凉。
我来懒上东台上,目送霜楸感北堂。
《新繁县显曜院》是宋代诗人梅挚的诗词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新繁县显曜院》:
作者背景:梅挚,字公仪,是成都新繁人,他在北宋仁宗天圣年间考中进士。他的仕途颇为顺利,历任通判苏州以及侍御史等职,并在庆历年间被提拔为侍御史,上言论事,直言不讳。梅挚在政治生涯中表现出的政治敏锐性与正直性格,使他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社会批判和人文关怀。
诗歌主题:《新繁县显曜院》作为一首反映宋代官场风貌的诗作,通过描绘寺院建筑的精细与宁静,反映出诗人对世俗繁华的疏离感以及对心灵净土的向往。该诗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而且也表达了对超脱尘世、寻求精神寄托的需求。
艺术特色:《新繁县显曜院》在艺术表现方面具有独特的风格。诗中用词讲究,意境深远,通过对寺院环境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远的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来隐喻人生的哲理,使得作品不仅停留在表面的描写,而是达到了情感与哲理的高度统一。
《新繁县显曜院》不仅展示了梅挚深厚的文学功底,还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这首诗不仅是研究宋代文化的重要资料,也为后人提供了深入了解古代文人生活和思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