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曾守洪倅喜雪

不知时雪覆云沙,但怪虚窗木影斜。
入竹不妨听窸窣,映空宁复问津涯。
杯深喜近围炉火,香冷谁寻小树花。
语到蓬仙烦寄我,固应黄竹属诗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曾守洪倅喜雪》是宋代著名诗人曹勋的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了作者对雪景的独特感悟和深厚情感。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颍昌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以父恩补承信郎。徽宗宣和五年(1123)登进士甲科。钦宗靖康元年(1126)除武义大夫。从徽宗北迁,后遁归,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授成州团练使。后宋金议和,充金国报谢副使。二十九年拜昭信军节度使。孝宗朝加太尉。卒赠少保,谥忠靖。曹勋的诗歌数量多讽谕时事,深婉感人。著有《松隐文集》《北狩见闻录》传世。生平事迹详宋楼钥《攻愧集》卷五二《曹忠靖公松隐集序》、《宋史》卷三七九本传。

  2. 原文展示:不知时雪覆云沙,但怪虚窗木影斜。入竹不妨听窸窣,映空宁复问津涯。杯深喜近围炉火,香冷谁寻小树花。语到蓬仙烦寄我,固应黄竹属诗家。

  3. 诗句解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在雪中的所见所感。“不知时雪覆云沙”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雪花覆盖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但怪虚窗木影斜”则表达了一种孤独而又宁静的情感,通过对窗户旁斜插的树枝的观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入竹不妨听窸窣”则描绘了冬日里竹林中传来的细微声响,增添了一丝生活气息。“杯深喜近围炉火”则反映了作者在寒冷中寻求温暖的情景,通过炉火的温暖,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香冷谁寻小树花”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通过对小树花朵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留恋,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悟。最后两句“语到蓬仙烦寄我,固应黄竹属诗家”则表达了对诗意生活的向往,通过对仙境的描述,传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曹勋的《和曾守洪倅喜雪》不仅是一首描写雪景的诗作,更是一种情感与哲思的抒发。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宋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