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尘土换华颠,一踏山根觉涣然。
下界长江朝胜地,上方大士隐非烟。
览辉已见翔威凤,倚仗何堪照细泉。
暂得诠心适佳处,试抛马棰问枯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十年尘土换华颠,一踏山根觉涣然。
下界长江朝胜地,上方大士隐非烟。
览辉已见翔威凤,倚仗何堪照细泉。
暂得诠心适佳处,试抛马棰问枯禅。
。
《和鲍仲山赋灵岩寺》是清代诗人郑燮所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灵岩寺在何处?天台石壁下。
峰回路转有仙家,云深不知处。
钟声夜半入僧窗,月明风送归船橹。
这首诗描绘了灵岩寺的神秘和幽静,通过描述其地理位置、环境氛围以及夜晚钟声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艺术境界。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自然景观与宗教文化相结合,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宗思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悠远,体现了郑燮作为一位文人艺术家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这首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清代文学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并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一篇优美的诗歌,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