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阻风题岸亭

病体萦仍未肯安,益嗟气血顿衰残。
更堪五日守风苦,殊觉一年行路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巢湖阻风题岸亭》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

曹勋,字公显,号松隐,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间的著名诗人和画家,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富有哲理见长。这首诗作《巢湖阻风题岸亭》创作于作者身处逆境时的心境反映,其内容表达了诗人在艰难环境中所遭遇的困境和内心的苦闷。

从艺术特色来看,曹勋通过简洁而有力的文字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在《巢湖阻风题岸亭》中,诗人用“病体萦仍未肯安,益嗟气血顿衰残”这样的句子描绘了自己身体不适与精神状态的双重疲惫,这种描述不仅传达了个人感受,也触动了读者的情感共鸣。

从思想情感的角度分析,诗中的“更堪五日守风苦,殊觉一年行路难”透露出诗人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内心挣扎和对未来道路的忧虑。这不仅体现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责任感,还反映了他作为个体在社会大环境下的无奈与彷徨。

从文学价值上来看,曹勋的这首诗作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它记录了宋代特定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生活状态,为人们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及精神世界,从而获得更为丰富的文化体验。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巢湖阻风题岸亭》是一首充满哲理且感情细腻的诗歌作品,它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当时社会环境与时代精神的体现。对于喜爱宋诗或喜欢思考人生意义的人来说,这首诗无疑值得一读再读,从中汲取灵感与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