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堤草

绵绵隋堤草,草色翠如茵。梧桐间桃李,秾艳骄阳春。
杨柳垂金堤,拂舞无纤尘。行人不敢折,守吏严呵嗔。
大业一崩陨,九庙犹荆榛。隋堤草与木,采斫杂樵薪。
秋风号枯枝,野火烧陈根。园林宫馆尚禾黍,草木于尔何足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隋堤草》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其原文描述了隋炀帝开凿的隋唐大运河旁隋堤上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变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 绵绵隋堤草,草色翠如茵。梧桐间桃李,穠艳骄阳春。杨柳垂金堤,拂舞无纤尘。行人不敢折,守吏严呵嗔。大业一崩陨,九庙犹荆榛。隋堤草与木,采斫杂樵薪。秋风号枯枝,野火烧陈根。园林宫馆尚禾黍,草木于尔何足论。
  1. 创作背景
  • 曹勋生活在北宋时期,身处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目睹了宋朝的兴衰更迭,以及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巨大变化。这种深刻的时代体验,使他在诗词创作中融入了大量的历史元素和文化内涵。《隋堤草》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隋堤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变迁,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兴亡的感慨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沉思。
  1. 诗歌鉴赏
  • 《隋堤草》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隋堤的自然风貌和历史的沉痛。诗中的“草色翠如茵”描绘了隋堤上草色的翠绿,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而“大业一崩陨,九庙犹荆榛”则反映了隋炀帝杨广死后,其家族荒废的场景,以及隋朝的灭亡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这些内容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敏锐观察力,也体现了他对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隋堤草》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歌,更是一部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和文化底蕴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隋堤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价值,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思考和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