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桑

柔条初变绿,春野忽飞霜。
田妇搔蓬首,冰蚕绝茧肠。
名翚依麦雊,戴胜绕枝翔。
不见罗敷骑,金钩自挂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伤桑》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伤桑》:

  1. 作者简介
  •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他出生于宣州宣城(今属安徽),是宋代文学的代表性人物之一。梅尧臣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思想内容而著称,被后世誉为“诗中的诗,生活中的诗”。
  1. 作品原文:《伤桑》全文如下:
    柔条初变绿,春野忽飞霜。
    田妇搔蓬首,冰蚕绝茧肠。
    名翬依麦雊,戴胜绕枝翔。
    不见罗敷骑,金钩自挂墙。

  2. 诗歌解读

  • 柔条初变绿,春野忽飞霜:这句描述了春天田野的景象,嫩绿的枝条在春风中轻轻摇曳,然而不期然间,却有飞霜出现,带来了一丝凉意,使得万物都似乎在寒冷中颤抖。这一句描绘了季节更迭带来的微妙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命的珍视。
  • 田妇搔蓬首,冰蚕绝茧肠:描写了一个勤劳的农妇正在劳作,她的头发因为汗水湿漉漉的,显得凌乱,她的双手紧紧抓住头巾以驱赶寒意。同时,她看着自己那已经停止吐丝、结茧的蚕虫,感叹着春天的无常,让勤劳的农妇感到无助和悲凉。这句诗深刻地反映了农民的生活状态和他们面对自然变迁时的感受。
  • 名翬依麦雊,戴胜绕枝翔:描述了田间鸟儿的嬉戏景象。成群的鸟儿围绕在麦穗上跳跃,或是在树梢上盘旋,欢快地歌唱。这些鸟儿象征着生机与活力,给冰冷的冬日带来了温暖和欢乐。
  • 不见罗敷骑,金钩自挂墙: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孤独和落寞的情感。诗人想象着那位美丽的女子罗敷,她骑着骏马离去,留下空荡荡的墙壁和那些未完的金钩。这里既有对昔日繁华的回忆,也有对失落与寂寞的哀叹。

梅尧臣的《伤桑》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生活气息的诗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普通农妇和动物的生动刻画,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伤桑》不仅仅是一首诗,它还反映了宋代社会的状况和文化背景,是研究宋代文学和历史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