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骊渡河水,侠气动刀环。
入幕沙尘暗,临风鼓角闲。
地形通柏谷,秋色满榆关。
谁复轻儒者,难淹笔砚间。
张修赴威胜军判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张修赴威胜军判官》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宋词。梅尧臣,字圣俞,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他的诗、词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首词以“青骊渡河水”为开篇,形象地描绘出河流的波涛和河水的颜色,给人以视觉冲击,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即将踏上一段充满挑战与冒险的旅途。紧接着,“侠气动刀环”一句,运用了武侠小说中常有的江湖气息,表现了主人公豪迈的性格和不畏艰难的态度。这不仅仅是对个人勇气的描述,也是对那个时代人们普遍追求英雄主义精神的一种反映。
进入下片,“入幕沙尘暗,临风鼓角闲”两句,通过“入幕”和“临风”两个动作,勾勒出了一幅边疆战场的紧张气氛。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也反映了主人公面对困境时的冷静与坚韧。“地形通栢谷,秋色满榆关”则转向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深远。这里的“秋色”不仅是季节的转换,更象征着主人公心境的变化和情感的积累。
整首词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人物心理描绘,展现了一个既英勇又多情的文人形象。梅尧臣通过这首词,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某些特征和人们的内心世界。
《张修赴威胜军判官》不仅是一首美丽的宋词,更是对那个时代文人精神和生活态度的一种深刻反思和艺术呈现。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关于勇敢、智慧和内心平静的生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