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子思殿丞宰巫山

千里向巴东,青山不可穷。
峡猿初入听,蛮语未全通。
暮雪思梁国,朝云识楚宫。
吏人迎拜处,嘶马入丹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刘子思殿丞宰巫山》是宋朝诗人梅尧臣所作的一首诗。诗中通过描绘巫山的壮丽景色和丰富的文化背景,不仅表达了对友人刘子思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梅尧臣深邃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作为宋初诗文革新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与苏舜钦齐名,并称“梅苏”,其诗歌创作成就颇高。梅尧臣的诗多反映现实生活,语言简练,风格朴实,尤以关注民生问题和表达个人情感见长。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

《送刘子思殿丞宰巫山》这首诗作于宋代,具体成书时间不详。全诗四句,每一句都富有深意,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刘子思赴巫山任职的关切和祝福。诗的开头两句“千里向巴东,青山不可穷”生动描绘了刘子思旅途的艰辛和巫山连绵不绝的美景。接下来“峡猿初入听,蛮语未全通”则通过峡谷中的猿声和少数民族的语言来表现旅途中的陌生和新奇。“暮雪思梁国,朝云识楚宫”两句则转入了更为深沉的文化意象,通过对梁国的想象和楚宫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开始的新生活的深深祝福。最后两句“吏人衣拜处,嘶马入丹枫”则以一幅生动的画面收尾,描述了官吏们在迎接刘子思时的场景和马匹进入枫林的景象,寓意着新官上任后将会带来新的气象和希望。

梅尧臣的《送刘子思殿丞宰巫山》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与祝福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佳作。通过细致的描写、深刻的情感表达以及对自然和文化景观的赞美,梅尧臣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世界,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到的审美眼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