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向巴东,青山不可穷。
峡猿初入听,蛮语未全通。
暮雪思梁国,朝云识楚宫。
吏人迎拜处,嘶马入丹枫。
【注释】
①刘子思:即刘禹锡,曾为殿中丞。巫山:今属重庆市,位于巴东县境内,巫水发源地。②峡猿、蛮语:指巫山的猿声和当地人说的方言。③梁国: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④朝云:古时称美女的云彩为朝云。楚宫:指湖北江夏一带。⑤吏人:官吏。
【赏析】
刘禹锡在夔州时,与友人送别,写此诗以寄相思之情。《巫山高》是一首七绝,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子思的深情厚谊。
首联写离别之地。“千里向巴东”,言其离别之远,“千里”两字夸张了距离之远;“巴东”是地名。“青山不可穷”,言巫山的山势,重重叠叠,连绵不绝。这两句写出了离别的遥远,以及诗人对故乡山水的喜爱。
颔联写离别之时的感受。诗人听到山中猿啼,感到十分新奇。因为猿声是人们熟悉的,但是在这里听到了新的声音,因此感到新奇。“初入听,蛮语未全通”,说明诗人刚到巫山,对当地的语言还不太熟悉,只能听懂一些基本的话。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初到巫山时的迷茫和困惑。
颈联写诗人对故土的记忆和思念。“暮雪思梁国,朝云识楚宫。”诗人在巫山听到猿声后,想到家乡,想到了梁国,也想到了楚宫。“梁国”指河南开封市一带;“楚宫”指湖北江夏一带。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通过这些地方的名称表达出来。
尾联写离别的场景。“吏人迎拜处,嘶马入丹枫”,诗人告别朋友后,骑马进入巫山,看到红叶满地,一片丹枫景象。这里用“吏人”“嘶马”等词语,表现了诗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