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城望密雪,浩浩川野昏。
谁思五原下,甲色千里屯。
冻禽立枯枝,饥兽啮陈根。
念彼无衣褐,愧此貂裘温。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襄城对雪其二》的一部分。

诗句释义:

  1. 登城望密雪,浩浩川野昏 - 我登上城墙,远眺密布的雪花,广阔的田野和河流在雪中变得模糊不清。
  2. 谁思五原下,甲色千里屯 - 谁在思念五原之下,那里有成千上万的士兵驻扎。这里的“甲色”指的是士兵穿着铠甲的颜色,而“五原”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名。
  3. 冻禽立枯枝,饥兽啮陈根 - 冻僵的鸟站在枯萎的树枝上,饿极了的野兽啃食着腐烂的草根。
  4. 念彼无衣褐,愧此貂裘温 - 想到那些没有衣服的人,我感到惭愧,因为我的貂皮大衣足够温暖。这里的“无衣褐”和“貂裘温”都暗示了作者自己的舒适和优越。

译文:

我登上城墙,遥望着密布的雪花,广阔的田野和河流都被雪覆盖得看不清楚。
谁在思念五原之下,那里有成千上万的士兵驻扎。这里的“甲色”指的是士兵穿着铠甲的颜色,而“五原”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地名。
冻僵的鸟站在枯萎的树枝上,饿极了的野兽啃食着腐烂的草根。
想到那些没有衣服的人,我感到惭愧,因为我的貂皮大衣足够温暖。这里的“无衣褐”和“貂裘温”都暗示了作者自己的舒适和优越。

赏析:

白居易的《襄城对雪其二》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战争、贫困和不平等的深刻同情的作品。诗中的意象和情感都非常强烈,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境遇的描述,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普通人生活的深切关注。

首句“登城望密雪,浩浩川野昏”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画面,通过“登城”、“望密雪”等动作,诗人展现了自己站在高处远望的景象,同时“浩浩川野昏”则传达出一种迷茫和困惑的情绪,可能是因为战争带来的混乱和不确定。

“谁思五原下,甲色千里屯”提出了一个问题,是谁在思念五原下的士兵?这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士兵的同情。在这里,“甲色”象征着士兵的装备和状态,而“千里屯”则强调了士兵的数量之多,以及他们所面临的艰苦环境。

最后两句“冻禽立枯枝,饥兽啮陈根”则是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冻僵的鸟在枯萎的树枝上站立,饥饿的野兽在啃食着腐烂的根部。这种描述不仅让人感到凄凉和无助,也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生存困境。

最后一句“念彼无衣褐,愧此貂裘温”则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反思和自责。他意识到,尽管自己的生活条件很好,但他却忘记了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们。这种自我批评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于社会公正的关注和对于人性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境遇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普通人民的深深同情。它的艺术魅力在于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深刻的主题和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