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正仲重台梅花诗

楚梅何多叶,缥蒂攒琼瑰。
常惜岁景尽,每先春风开。
龙沙雪为友,青女霜作媒。
托根迩庙堂,结子助鼎鼒。
吴侯本吴人,笔力高崔嵬。
但咏同姓木,予非梁栋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读吴正仲重台梅花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作品之一。这首诗通过描绘梅花的多叶与花朵,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来临、岁末将尽时,梅花依然先于春风盛开的景象的赞叹。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世称梅苏仙,江西南昌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与苏东坡合称“苏梅”。他与欧阳修并称“欧梅”,曾因直谏被贬至楚地,故后世有“梅楚公”之誉。
  1. 诗歌原文
    楚梅何多叶,缥蔕攒琼瑰。常惜岁景尽,每先春风开。龙沙雪为友,青女霜作媒。托根迩庙堂,结子助鼎鼒。吴侯本吴人,笔力高崔嵬。但咏同姓木,予非梁栋材。

  2. 诗词鉴赏

  • 自然之美:梅尧臣通过对楚地梅花的细腻描写,传达出自然界中梅花的独特美感。梅花虽多叶,但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形态和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
  • 人文关怀:诗中的“常惜岁景尽,每先春风开”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春天到来的期盼。梅花在严冬后最早开放,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希望的延续。
  • 政治寓意:诗中提到诗人自己与吴侯的关系,表明诗人并非才华出众的人,而是以咏叹同姓木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这种表述方式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仕途的一种无奈态度。
  • 艺术特色:梅尧臣的诗歌语言简练有力,情感真挚深沉。他的诗歌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读吴正仲重台梅花诗》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梅尧臣卓越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