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夜东轩

隔竹已见月,清光度溪来。
移影上素壁,与我相徘徊。
是夜正中秋,天地雾露开。
人疑玉兔出,药仵不生埃。
嫦娥倚冰轮,艳色若自媒。
他夕岂不好,物意为之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梅尧臣并非无法回答问题,而是他的文学成就被后世广泛传颂,其作品《八月十五日夜东轩》是宋朝诗人梅尧臣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作不仅体现了梅尧臣的诗歌技巧,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作者的个人情感。

梅尧臣,字圣俞,号宛陵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与欧阳修并称“欧梅”,在诗坛上享有盛誉。他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梅尧臣的诗作在当时就受到了极高的评价,他的诗歌风格和思想对宋代乃至后世的文坛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梅尧臣的《八月十五日夜东轩》是一首表达中秋之夜月色美景以及诗人内心感受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介绍可以发现,梅尧臣的诗歌不仅在艺术上有着独特的魅力,也在思想上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