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送正仲

拟君杜鹃花,发当杜鹃时。
朱袍照白日,光彩生路岐。
自比青鼠爪,中心如乱丝。
丝乱复不理,况复远别离。
倾觞恨不深,立马恨不迟。
千山从此隔,三岁或前期。
尔后各寄书,空识满纸辞。
非如笑言乐,但有牵怀悲。
念昔苏与李,徘徊问何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送正仲》是宋代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五言诗。下面将对其内容进行详细解析:

  1. 诗歌原文
    拟君杜鹃花,发当杜鹃时。
    朱袍照白日,光彩生路岐。
    自比青鼠爪,中心如乱丝。
    丝乱复不理,况复远别离。
    倾觞恨不深,立马恨不迟。
    千山从此隔,三径人应稀。

  2. 诗句解析

  • 拟君杜鹃花,发当杜鹃时:诗人以杜鹃花为喻,表达自己如同杜鹃花一般在春天绽放,但命运多舛,难以长久。
  • 朱袍照白日,光彩生路岐:形容诗人的仪表堂堂,光芒四射,但在仕途中遭遇困境,道路变得险峻。
  • 自比青鼠爪,中心如乱丝:诗人将自己的内心比喻为乱丝,形象地描绘了内心的混乱和纠结。
  • 丝乱复不理,况复远别离:诗人在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自己的情感纷乱无解。
  • 倾觞恨不深,立马恨不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未能及时表达情感的遗憾。
  • 千山从此隔,三径人应稀:诗人感叹人生道路上的阻隔,以及与朋友相聚的机会减少,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1. 作品背景
    这首诗作于北宋时期,梅尧臣在官场上遭遇挫折,心情郁闷。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个人生活的艰辛。

《再送正仲》不仅展现了梅尧臣深邃的思想感情,还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在逆境中的坚守与挣扎,以及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