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日雨中饮

梅天下梅雨,绥绥如乱丝。
梅生独抱愁,四顾无与期。
妻孥解我意,草草陈酒卮。
槛外百竿竹,新笋高过之。
竹色入我酒,变作青琉璃。
一饮眼目光,再饮言语迟。
三饮颓然兀,左右叹我衰。
有鸟从东来,引头闯深枝。
发声醒我醉,提壶美无疑。
典衣不直钱,唯是布与絺。
安得如古人,车傍挂鸱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月十日雨中饮》是宋朝时期的梅尧臣所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梅雨天气中的孤独与愁绪。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宣州宣城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梅尧臣一生仕途坎坷,50岁后才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他的诗作风格朴实无华,注重反映现实生活,尤其是关注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这使他的诗作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

《五月十日雨中饮》是梅尧臣众多作品中的一首,其原文如下:
梅天下梅雨,
绥绥如乱丝。
梅生独抱愁,
四顾无与期。
妻孥解我意,
草草陈酒卮。
槛外百竿竹,
新笋高过之。
竹色入我酒,
变作青琉璃。
一饮眼目光,
再饮言语迟。
三饮颓然兀,
左右叹我衰。
有鸟从东来,
引头闯深枝。
发声醒我醉,
提壶美无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梅雨时节独处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忧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乱丝”、“青琉璃”等,不仅形象生动,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此外,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五月十日雨中饮》不仅是一首描写梅雨天气的诗歌,更是一部表达诗人内心世界的作品。它展示了梅尧臣作为一位现实主义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刻的情感体验,是了解宋代诗歌的重要窗口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