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汉李固太尉庙

生死忠邪未易穷,其如国脉是非中。
谁知刺骨翻为福,不念捐躯有此忠。
一日太阿归跋扈,百年黄钺授奸雄。
不然彼亦何为者,敢肇兵端起邺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曹彦约的《题汉李固太尉庙》是一首宋代创作的诗。该诗通过对历史人物李固的赞颂,表达了一种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尊崇。下面将深入探讨这首诗:

  1. 作者介绍:曹彦约,是宋代的诗人,其生平和创作生涯均不详。然而,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

  2. 诗歌原文:生死忠邪未易穷,其如国脉是非中。谁知刺骨翻为福,不念捐躯有此忠。一日太阿归跋扈,百年黄钺授奸雄。不然彼亦何为者,敢肇后端起邺宫。

  3. 作品背景与主题:《题汉李固太尉庙》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密切相关。曹彦约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于历史的反思,以及对那些为国家、民族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人们的敬仰。诗中的“一日太阿归跋扈,百年黄钺授奸雄”等句子,反映了作者对权力腐败和奸臣当道的不满及批评。

  4. 艺术手法与风格:曹彦约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生死忠邪未易穷”、“刺骨翻为福”等,这些表达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性,也深化了诗的主题。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情感真挚且具有深度,体现了宋诗的典型特征。

  5. 文化意义与影响:《题汉李固太尉庙》不仅是一首表达历史感慨的诗作,它还承载着传统文化中对于忠诚、牺牲和爱国精神的推崇。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影响力延续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对于国家和民族责任感的认同与追求。

曹彦约的《题汉李固太尉庙》作为宋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珍珠,不仅在艺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更在文化层面具有深远的影响。这首诗通过赞颂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深切的关注以及对于忠诚和牺牲精神的崇高敬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