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撤疏篱短作垣,与春期约老田园。
晴多易得花开早,地迥难藏鸟语喧。
我欲偷安频谢客,人谁见许数敲门。
定知桃李平生误,下已成蹊漫不言。
湖庄谢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湖庄谢客》是宋代诗人曹彦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纷扰的回避态度,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以下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
诗歌原文与赏析:《湖庄谢客》通过其简洁而富有韵味的文字,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首句“渐撤疏篱短作垣”,意味着在自然的包围中逐渐撤去了一些界限,让心灵得以更自由地呼吸。接下来的“与春期约老田园”则表达了与自然和谐共处,远离世俗喧嚣的愿望。
作者介绍:曹彦约,字简甫,号昌谷,南宋时期的文人。他天资颖异,曾从朱熹讲学,并因其抗金有功而受封。他的一生充满了建树,从为官到文学创作,曹彦约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体精神自由的渴望和对纷扰世界的逃避。在南宋时期,政治、经济的动荡以及社会的压抑使得许多文人倾向于通过诗歌来抒发个人的情感和志向,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诗歌鉴赏:这首诗的语言平实而深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折射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其中“我欲偷安频谢客,人谁见许数敲门”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外界干扰的抗拒。整首诗流露出一种隐逸的生活理想,以及对现实社会纷争的超然态度。
《湖庄谢客》不仅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世界与生活态度的诗歌,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至今仍被人们传颂和研究。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表达,也能够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