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撤疏篱短作垣,与春期约老田园。
晴多易得花开早,地迥难藏鸟语喧。
我欲偷安频谢客,人谁见许数敲门。
定知桃李平生误,下已成蹊漫不言。
注释
- 渐撤疏篱短作垣: 逐渐拆除围栏,建造更矮的围墙。
- 与春期约老田园: 与春天约定一同度过这片老旧的田地。
- 晴多易得花开早: 晴天时更容易看到花朵早早地开放。
- 地迥难藏鸟语喧: 土地辽阔难以隐藏鸟语的声音。
- 我欲偷安频谢客: 我渴望安静地生活,因此频繁地辞谢来客。
- 人谁见许数敲门: 没有人允许随意来访多次。
- 定知桃李平生误: 必定知道那些曾经认为值得珍惜的东西最终都会落空。
- 下已成蹊漫不言: 脚下的小路已经布满足迹,无需再多言。
译文
逐渐拆除围栏,搭建更低的围墙,与春天约定一起度过这片古老的田地。
晴朗的日子里,花朵很容易早早开放,大地辽阔难以隐藏鸟儿的鸣叫声。
我渴望安静地生活,因此频繁地感谢客人的到访,但没有人允许他们随意来访多次。
必定知道那些曾经认为值得珍惜的东西最终都会落空。
脚下的小路已经布满足迹,无需再多言。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场景。首句“渐撤疏篱短作垣”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他希望与自然和谐共处,不再受世俗纷扰的影响。接着,“与春期约老田园”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季节的密切关联和对自然的热爱。
在第三句中,“晴多易得花开早”反映了作者观察到的自然规律——晴朗的日子更容易见到美丽的花朵开放。这种观察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的赞美,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第四句“地迥难藏鸟语喧”进一步强调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以及其带来的无限乐趣。而“我欲偷安频谢客”则表现了诗人想要逃离尘世喧嚣、享受片刻宁静的愿望。最后两句“定知桃李平生误,下已成蹊漫不言”,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这里的“桃李”比喻了美好但易逝的事物或人际关系,而“下已成蹊漫不言”则意味着尽管道路被踩踏,人们依然选择忽视,不愿过多停留,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悟,这首诗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