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撤疏篱短作垣,与春期约老田园。
晴多易得花开早,地迥难藏鸟语喧。
我欲偷安频谢客,人谁见许数敲门。
定知桃李平生误,下已成蹊漫不言。

注释

  1. 渐撤疏篱短作垣: 逐渐拆除围栏,建造更矮的围墙。
  2. 与春期约老田园: 与春天约定一同度过这片老旧的田地。
  3. 晴多易得花开早: 晴天时更容易看到花朵早早地开放。
  4. 地迥难藏鸟语喧: 土地辽阔难以隐藏鸟语的声音。
  5. 我欲偷安频谢客: 我渴望安静地生活,因此频繁地辞谢来客。
  6. 人谁见许数敲门: 没有人允许随意来访多次。
  7. 定知桃李平生误: 必定知道那些曾经认为值得珍惜的东西最终都会落空。
  8. 下已成蹊漫不言: 脚下的小路已经布满足迹,无需再多言。

译文

逐渐拆除围栏,搭建更低的围墙,与春天约定一起度过这片古老的田地。
晴朗的日子里,花朵很容易早早开放,大地辽阔难以隐藏鸟儿的鸣叫声。
我渴望安静地生活,因此频繁地感谢客人的到访,但没有人允许他们随意来访多次。
必定知道那些曾经认为值得珍惜的东西最终都会落空。
脚下的小路已经布满足迹,无需再多言。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场景。首句“渐撤疏篱短作垣”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他希望与自然和谐共处,不再受世俗纷扰的影响。接着,“与春期约老田园”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季节的密切关联和对自然的热爱。

在第三句中,“晴多易得花开早”反映了作者观察到的自然规律——晴朗的日子更容易见到美丽的花朵开放。这种观察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的赞美,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第四句“地迥难藏鸟语喧”进一步强调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以及其带来的无限乐趣。而“我欲偷安频谢客”则表现了诗人想要逃离尘世喧嚣、享受片刻宁静的愿望。最后两句“定知桃李平生误,下已成蹊漫不言”,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这里的“桃李”比喻了美好但易逝的事物或人际关系,而“下已成蹊漫不言”则意味着尽管道路被踩踏,人们依然选择忽视,不愿过多停留,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悟,这首诗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