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潘汉臣

宦薄鱼上竿,地左猿择木。
经过还似旧,笑语何时足。
留君潘鬓在,许我曹装趣。
三年却归来,此梦如何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别潘汉臣》是一首由宋代曹彦约创作的诗歌,这首诗作以其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成为了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诗中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其一生经历了从进士到官员的转变,曾在多个职位上任职,包括汉阳军事、湖南转运判官等,最终担任利州路转运。这些经历无疑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赠别潘汉臣》作为曹彦约的代表作之一,其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情感表达: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宦薄鱼上竿,地左猿择木”,巧妙地将人物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象相结合,使得情感更加含蓄而深远。

  2. 意象运用: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如“留君潘鬓在,许我曹装趣”中的潘鬓,既指潘汉臣的头发,也象征着岁月和时间的流逝;“留君潘鬓在”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

  3. 语言风格:曹彦约的语言风格清新脱俗,既有古朴典雅的韵味,又不失灵动活泼的特点。《赠别潘汉臣》的语言简洁明快,却意蕴深厚,体现了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4. 文化内涵:诗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通过对宋代社会生活、政治变迁的描绘,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风貌,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

《赠别潘汉臣》不仅是曹彦约诗歌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承载着深深的情感和历史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