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钵石

石上曾经转钵盂,石边南北路崎岖。
行人见石空嗟叹,还识西来意也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放钵石》是清代作家王夫之创作的一首诗,收录于其著作《船山外集》中。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僧人将钵石投入水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一些解读:

  1. 主题: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生命、死亡以及自然的力量。

  2. 意象分析

    • 首句“放钵石”中的“钵石”,指的是僧人用来供奉佛像或进行宗教仪式的石头。
    • “水中流,山中死”,这里的“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和变化,“山中死”则隐喻生命在自然界的循环与死亡。
  3. 情感表达

    • 通过钵石投入水中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之情。
    • 同时也反映了人类的生命短暂而珍贵的主题。
  4. **哲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