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提举喜雨

愁叹何繇达灏穹,秋成恐堕渺茫中。
五龙偃蹇藏深庙,六佛慈悲会一宫。
帝敕名山诸洞闭,醮开太乙独函通。
应怜赤子车中鲋,为激西江遍处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陈提举喜雨》是一首表达对丰收喜悦及自然美景的赞颂的宋代诗作,由阳枋创作。

阳枋,字子开,生活在宋代(约公元1086年—约1143年),他的诗歌作品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文学成就,尤其是他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的特点。阳枋的诗歌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同时也体现了当时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和陈提举喜雨》这首诗歌通过对秋日丰收景象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首句“秋欢何繇达灏穹”表达了诗人对秋天丰收的喜悦之情,而“秋成恐堕涉茫中”则反映了诗人对农作物丰收后可能面临的问题的思考。接下来的句子中,“五龙偃塞藏深庙,六佛慈悲会一宫”描绘了自然界的祥瑞景象,象征着天地的和谐与美好,也寓意着国泰民安、社会繁荣。

整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比喻,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田园氛围。同时,诗人还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帝勅名山诸沿闭,醮开太乙独函通”中的“帝勅”和“醮开”等词汇的使用,既表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尊崇和敬仰,也展示了诗人在作品中融入宗教元素的独特风格。

《和陈提举喜雨》不仅是阳枋个人才华的展现,更是宋代文人文化自信和审美情趣的体现。这首诗不仅是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