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登天长县城

元日登临一腐儒,感今怀昔愧微躯。
此城曾是千秋县,有水呼为万岁湖。
南渡向来纡翠驾,北征何日会京都。
祖功宗德无边际,可恨长淮限一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元日登天长县城》是宋代诗人许及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介绍
  • 许及之,字深父,号翠屏山人,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厚的造诣。
  1. 诗歌原文
    元日登临一腐儒,感今怀昔愧微躯。
    此城曾是千秋县,有水呼为万岁湖。
    南渡向来纡翠驾,北征何日会京都。
    祖功宗德无边际,可恨长淮限一隅。

  2. 诗意解析

  • 元日登临一腐儒,感今怀昔愧微躯:这句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感叹自己作为一个平凡的读书人,在国家动荡之际深感惭愧。这里的“腐儒”指的是一个已经失去昔日辉煌的文人,而“愧微躯”则是对自己地位和使命的自省。
  • 此城曾是千秋县,有水呼为万岁湖:诗人通过对天长县城的描述,表达了对这座城市悠久历史的感慨和对其独特地理位置的赞美。这里的“千秋县”意味着天长历史悠久,而“万岁湖”则可能是因其特殊的地理或历史意义而得名。
  • 南渡向来纡翠驾,北征何日会京都:这句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命运的担忧和期待。南渡通常指向南迁徙,可能是指南宋政权的南迁;而“纡翠驾”则可能暗指皇帝出行的情景,表达了对未来政治稳定和个人功名的追求。
  • 祖功宗德无边际,可恨长淮限一隅: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业的无限忠诚以及对当前形势的无奈。这里的“祖功宗德”指的是继承祖先的功绩和德行,而“长淮限一隅”则可能是指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国家的发展和扩张受到了一定的约束。

通过深入了解许及之的生平以及《元日登天长县城》的诗歌背景,可以更全面地欣赏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及其深刻的时代意义。《元日登天长县城》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文学作品,也是对当时社会历史背景的一种反映,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憧憬与忧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