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登临一腐儒,感今怀昔愧微躯。
此城曾是千秋县,有水呼为万岁湖。
南渡向来纡翠驾,北征何日会京都。
祖功宗德无边际,可恨长淮限一隅。
元日登天长县城
在新年之际登临这座古老的县城,一位饱学之士感慨万分。
此城曾是千年的县邑,曾有水名万岁湖;如今虽为一县,但祖辈功业仍如海。
南渡时曾纡翠驾,北征时何时会京都?祖辈的功劳与德行无边无际,可惜的是长淮河流阻挡了我们的前进。
注释:
- 元日:农历新年第一天。
- 登:登上或访问某处。
- 腐儒:迂腐的读书人。
- 感今怀昔愧微躯:感叹自己年老体衰,惭愧于自己的微薄身躯,不能为国出力。
- 此城:指天长县。
- 千秋县:古代地名,这里指天长县。
- 有水呼为万岁湖:指天长县附近的一条名叫万岁湖的水。
- 纡翠驾:纡,弯曲;翠驾,绿色的车子,代指皇帝。
- 北征何日会京都:北征指的是北伐,会京都则指回到京城。
- 祖功宗德:指祖宗的功德。
- 无边际:无边无际。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登临古县感慨万千的诗。首句“元日登临一腐儒”,诗人自谦身份卑微,如同一位学识渊博却地位低下的书生。接着,“此城曾是千秋县,有水呼为万岁湖”,诗人感叹这座古城曾经的辉煌,以及它名字中的寓意——万民欢腾、万寿无疆。
随着时间的流逝,“南渡向来纡翠驾,北征何日会京都”,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辉煌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无奈。他怀念着那些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先人们,同时也担忧自己的渺小之身难以实现他们的遗愿。
最后一句“祖功宗德无边际,可恨长淮限一隅”,则是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沉忧虑。他认为,祖宗们的功绩如同无边无际的大海,而国家的领土却被长江所限制。这种情感表达得既深沉又含蓄,既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