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侍郎母夫人钱氏挽词

亲归儿住可胜悲,儿第亲存各不知。
一世苦心天乞与,百年荣养圣垂慈。
共传义激投簪语,合见恩除从橐时。
不及联书朱氏母,可怜惟赋挽歌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万侍郎母夫人钱氏挽词》是宋代诗人许及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其作简要介绍:

  • 作者背景:许及之,字深甫,南宋时期的温州永嘉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曾历任多个官职,包括知分宜县、诸军审计、宗正簿、太常少卿、淮南转运判官兼淮东提点刑狱、大理少卿等职。他的官场生涯充满了波澜,但也不乏争议。宁宗即位后,他被提拔为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但因谄媚韩侂胄而被贬至泉州居住,最终在仕途上受到重创。
  • 诗歌内容:《万侍郎母夫人钱氏挽词》首句“亲归儿住可胜悲”,直接揭示了诗人对于母亲去世后,儿子独自居住的深切悲痛。接着,“一世苦心天乞与,百年荣养圣垂慈”表达了对母亲一生辛勤付出和得到皇家厚恩的深深感激。而“共传义激投簪语,合见恩除从橐时”则描绘了儿子们共同回忆母亲生前的话语以及母亲得到恩宠的场景。最后一句“不及联书朱氏母,可怜惟赋挽歌词”意味着诗人无法与母亲同写挽歌,只能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哀思。

《万侍郎母夫人钱氏挽词》不仅是许及之个人情感的宣泄,也是当时社会动荡背景下的一种文化反映。通过对母亲的怀念和哀悼,反映了诗人对家庭和社会的深厚情感。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珍惜亲情,感恩生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