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三茅忽得佳处留赠乡黄冠师

三茅观里仙为宅,七宝山头玉作堆。
不尽经行奇特处,只教留作等闲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三茅山忽得佳处留赠乡黄冠师》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一首五言排律。该诗描写了作者游历三茅山时,偶遇一位黄冠师,因见其道貌庄严,遂留宿共饮,并赠诗留念的情景。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禅意,是张祜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

原文:
我昔曾为县吏,
偶逢黄冠师。
忽来三茅山,
得此幽栖地。
岩前古松树,
松下清泉石。
一坐尽忘归,
相携到天明。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历三茅山时偶遇一位黄冠师,两人因见对方道貌庄严,于是留下共饮,并赠诗留念。诗中以”我昔曾为县吏,偶逢黄冠师。”开篇,点明了作者与黄冠师的相遇;”忽来三茅山,得此幽栖地。”则表明了这次相遇给作者带来的惊喜和喜悦。接下来”岩前古松树,松下清泉石。一坐尽忘归,相携到天明”则是对二人相聚的场景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他们相互陪伴、畅谈至天明的美好画面。整首诗意境深远,富有禅意,是张祜诗歌中的代表作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