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墙结槛太粗疏,真得西山爽气无。
他日棠阴无可纪,负暄曾此镊髭须。
西山爽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山爽气》是晋代文学家王徽之的名作,出自《世说新语·简傲》。该成语用来形容人的闲情逸致和隐居者的情怀,常借以表现超尘脱俗的情操。
在《世说新语·简傲》中,王子猷担任桓车骑的参军时,桓温询问他的工作状况,王子猷并未正面回应,而是高视阔步地回答:“西山朝来,致有爽气。”这句话后来演变成了“西山爽气”这一成语,用以形容人性格疏傲,不善奉迎。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王子猷不羁的性格,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王徽之(子猷)不仅是一个具有艺术气质的人,他还是一位隐士。他的生活态度与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往往追求功名利禄,而王徽之却选择隐退山林,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他对世俗的超然物外,以及对自然美的独到欣赏。
《西山爽气》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它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文化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