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轩轶西昊,山气何萧森。
始欣日夕佳,稍疑烟雾深。
凝窗影暂度,袭袂凉颇侵。
初阳丽晴景,缥缈翳长林。
凭高引遐眺,足以清烦襟。
时还理孤桐,泠泠谐商音。
流飙倏而至,天碧秋沈沈。
《西山晚眺》
【注释】:①飞轩轶西昊:乘着飞阁凌空,越过了西面的天边。
②爽气:凉爽的气息。
③始欣日夕佳:开始喜欢夕阳的美景。
④烟深:烟雾迷漫。
⑤凝窗影:凝望窗户的影子。
⑥袭袂凉颇侵:衣袖上沾到了凉意。
⑦丽晴景:美丽的晴朗的景色。
⑧缥缈翳长林:轻飘迷蒙地遮蔽了茂密的长林。
⑨凭高引遐眺:站在高处远眺。
⑩足以清烦襟:足以让烦闷的心情得到洗涤。
⑪孤桐:指孤单的梧桐树。
⑫泠泠谐商音:泠泠是形容风声,商音是古代五音之一,此处泛指悦耳的声音。
⑬流飙:疾风。
⑭时还理孤桐:不时弹奏一下孤单的梧桐树。
⑮泠泠谐商音:泠泠是形容风声,商音是古代五音之一,此处泛指悦耳的声音。
⑯流飙倏而至:疾风突然而至。
⑰天碧秋沈沈:天空碧蓝,秋天的景色显得更加沉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西山晚霞中眺望美景,抒发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首句“飞轩轶西昊,山气何萧森”描绘了诗人乘坐飞阁凌空,越过了西面的天边,感受到了山间清新、凉爽的气息。这里的“萧森”一词,既形容了山间的树木茂盛、绿意盎然,又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次句“始欣日夕佳,稍疑烟雾深”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美好夕阳的喜爱之情。然而,当太阳渐渐西下,烟雾弥漫,使景色变得朦胧而神秘,诗人不禁感到有些疑惑和不安。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度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接下来的句子“凝窗影暂度,袭袂凉颇侵”描绘了诗人凝望窗户影子的情景,以及感受到的凉意。这里的“袭”字形象地描绘了秋风拂过衣袖,带走了身上的热量,使人感到凉意袭来。这种描写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初阳丽晴景,缥缈翳长林”则是对前几句的总结和升华。诗人看到了美丽的晴朗的天空,阳光洒满大地,使得长林显得更加翠绿、生机勃勃。这里的“缥缈”二字,既形容了长林的轮廓若隐若现地飘浮在空中,又传达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期待。
最后几句“凭高引遐眺,足以清烦襟”则是诗人对自己行为的反思与总结。他站在高处远眺,让心灵得到了洗涤和净化,从而消除了内心的烦闷和忧虑。同时,他也不时弹奏一下孤单的梧桐树,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绪。
整首诗以西山晚霞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诗中的一些关键词汇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飞轩轶西昊”、“爽气”、“始欣”、“稍疑”等,都蕴含着丰富的含义和深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