茆屋穷秋晚色寒,井梧落尽雨声残。
不堪鸿雁愁中到,谁念衣裳客外单。
似我生涯今绝少,如君高谊古尤难。
隔篱呼酒银瓶满,细语灯前共夜阑。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诗句表达的意象和思想情感。“茆屋穷秋晚色寒,井梧落尽雨声残。”意思是:茅屋在深秋季节显得十分凄凉冷清,井边的梧桐树早已落叶凋零,只余下萧瑟的雨声在回响。“不堪鸿雁愁中到,谁念衣裳客外单。”意思是:又哪堪得了那群大雁从南方飞来,为思乡的游子带来忧愁;又有谁去想到我这身衣服已经穿得单薄了?“似我生涯今绝少,如君高谊古尤难。”意思是:像我现在这样的人生经历是很少有的,像你这样高尚的品德也是很难做到的。“隔篱呼酒银瓶满,细语灯前共夜阑。”意思是:隔着篱笆呼唤着喝酒,银瓶满满的斟酒,我们细语低言地在一起度过了一个夜晚。

【答案】

①茅屋在深秋季节显得十分凄凉冷清,井边的梧桐树早已落叶凋零,只余下萧瑟的雨声在回响。②又哪堪得了那群大雁从南方飞来,为思乡的游子带来忧愁;又有谁去想到我这身衣服已经穿得单薄了?③像我现在这样的人生经历是很少有的,像你这样高尚的品德也是很难做到的。④隔着篱笆呼唤着喝酒,银瓶满满的斟酒,我们细语低言地在一起度过了一个夜晚。

赏析:

这是一首寄怀诗。诗人以写景抒情为主,抒发自己孤独寂寞的心情。首两句写景,描写的是深秋时节的景色。“茆屋”是茅草房,“穷秋”是深秋时节,“晚色寒”则是日暮时分的景象。“井梧”,指井边桐树上的梧桐叶已全部脱落了。“落尽”是说桐叶落光了。“雨声残”则是秋天雨后,只有雨声了。诗人笔下的深秋时节,是一片萧索、荒凉的景象。这正与诗人此时心境相符合。接下来三句是直接抒情。鸿雁是传书的使者,它常被用来比喻思念远方的人或事的书信。这里用“愁中到”,说明鸿雁也因思乡而哀鸣,这就更加衬托出自己的孤单和寂寞了。“衣裳”是指人穿的衣服,这里代指诗人自己。“客外单”,意即衣服单薄,难以御寒。“谁念”是何曾想到的意思,“衣外单”则表明自己孤苦伶仃、衣食无着。

五、六两句是诗人的直抒胸臆。“似我”、“如君”是比拟的说法,说自己和诗人的处境相似,处境相似,那就应当有相似的志趣了。“高谊”,即高尚的情义。“尤难”是特别难得的。诗人认为像自己和诗人这种高尚的情义,是很罕见的。这两句是说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并不灰心丧气,仍保持着高尚的情义。

最后四句是写诗人与东邻隐君相见的情景。“隔篱”是隔着篱笆,“呼酒”是呼唤着喝。“银瓶”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细语”是低声说话,“灯前”是指室内,“阑”是栏杆。这里写的是诗人与东邻隐君在篱笆间饮酒交谈的情景。“银瓶”“细语”等物都是极富情趣的。“细语灯前共夜阑”,意思是在灯火通明的夜晚里,两人在篱笆间畅谈至深夜。这四句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恬淡闲适的生活画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