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庵再用作字韵见酬有蓍蔡休咎之语复韵为答

步蹇无良行,思苦乏新作。
虫声徒自切,我病有何乐。
言写纾短怀,深汲难远酌。
敢嗟凤兮凤,正惭貉非貉。
诗家有医王,同社求句瘼。
固不相短长,只恐自鄙薄。
胡为作蚁梦,乃欲谈豹略。
此意诚起懦,斯言几善谑。
天幸吾已数,人生归有托。
居然成老丑,何者裨画诺。
知予与罪予,并束春秋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转庵再用作字韵见酬有蓍蔡休咎之语复韵为答,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赠柳》一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柳树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命运的感慨和思考。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诗人以柳树为主题,通过对柳树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期望。其中,“转庵再作”指的是诗人在特定场合下再次挥毫泼墨,用文字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态度;“见酬有蓍蔡休咎之语”则是指诗人通过诗歌回答了别人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生死、祸福等重大话题。而“复韵为答”则是指诗人用相同的韵律回应了别人的提问。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几点:

  1.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2. 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种表达方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3. 诗歌可以跨越时空,与读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和共鸣。
  4. 诗歌的创作需要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同时也需要作者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赠柳》这首诗展现了李商隐对于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歌作为文化瑰宝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