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母薛夫人挽词

不独相君子,仍闻教子功。
安舆四方外,色养百年中。
陇亩唯先树,江湖独转蓬。
凋零惊母党,涕泪落秋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姨母薛夫人挽词》是宋代诗人许景衡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简介
  • 许景衡,字少伊,宋温州瑞安人。他在文学上有着显著的成就,被后人誉为“横塘先生”。他不仅在政治生涯中有过挫折和波折,而且其文学作品也反映了他的人格魅力和深厚的情感。
  1. 诗歌原文
  • “不独相君子,仍闻教子功。”这句诗描绘了薛夫人不仅在道德上影响君子,还在教育子女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
  • “安舆四方外,色养百年中。”这句诗表达了薛夫人安详地离开人世,她的生命之光温暖了周围的人。
  • “陇亩唯先树,江湖独转蓬。”这句话通过自然景象来比喻薛夫人的人生轨迹和遗风余烈。
  • “凋零惊母党,涕泪落秋风。”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逝去母亲的哀思和怀念。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该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物描写,与深情的个人感慨相互映照,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悼念之情。
  • 意象丰富:使用陇亩、江湖等自然意象,传达出生命的短暂和自然的永恒,增强了诗歌的深度和内涵。
  • 情感真挚:诗人通过对薛夫人一生的回顾与哀悼,抒发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1. 文化价值
  • 历史见证:作为宋代的作品,《姨母薛夫人挽词》记录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个人命运,为研究那个时代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 文学鉴赏: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首诗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刻的情感吸引了无数读者,成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

《姨母薛夫人挽词》不仅是许景衡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宋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挽词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宋代诗歌的艺术风格和社会背景,同时感受到诗人对逝者的无尽哀思以及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关注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