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野堂边种药成,已斑髭鬓复青青。
谢庭子弟皆英物,汉殿公卿半学生。
争捧溪藤求妙画,竞磨崖石乞新铭。
如何海角孤吟者,文集中间也挂名。
谢毓斋李尚书惠诗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谢毓斋李尚书惠诗序》是由宋代诗人许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李尚书及其诗作的敬仰。以下具体介绍这首诗:
《谢毓斋李尚书惠诗序》是许棐在宋理宗嘉熙年间隐居于秦溪时所作。他仰慕白居易、苏轼,并自号梅屋,有《梅屋诗稿》和《融春小集》等诗集流传。
这首诗的开头“绿野堂边种药成,已斑髭鬓复青青”,描绘了李尚书在绿野堂旁边种植药材,岁月流转下白发渐多的情形,生动地勾勒出了他的坚韧与执着。接着,“谢庭子弟皆英物,汉殿公卿半学生”,这句表达了李尚书门下的学子和官员,都像英杰一样,才华横溢。
“争捧溪藤求妙画,竞磨崖石乞新铭”,反映了李尚书的诗风影响深远,其追随者们争相学习其诗文艺术,希望得到新的创作灵感。此外,“如何海角孤吟者,文集中间也挂名”,则表现了诗人虽身在他乡,但内心依然渴望与友人交流,并在文集中留名以彰显自己的文学成就。
这首诗不仅赞美了李尚书的艺术成就和人生态度,同时也体现了许棐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能够深刻地反映生活和社会现实。
《谢毓斋李尚书惠诗序》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厚历史文化价值的历史见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领略到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风貌,还能深刻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友情、学问和艺术的重视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