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德甫韵

露染黄柑熟,霜添紫蟹肥。
天真俱自得,世路偶相依。
饮数初忧病,欢成复忘归。
醉吟侵夜色,星月净辉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德甫韵》是南宋诗人彭汝砺的一首诗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背景
  • 作者介绍:《次德甫韵》的作者是宋代诗人彭汝砺,字器资,江西鄱阳人。彭汝砺于宋治平二年(1065年)中进士,曾担任保信军推官、武安军掌书记等职。在任期间,他为政清廉,关心百姓疾苦,深受百姓爱戴。
  • 创作时间:该诗的创作时间为宋元丰初年。当时,彭汝砺被出为江西转运判官,随后又徙提点京西刑狱。
  • 艺术特色:彭汝砺擅长写诗,他的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优美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此外,彭汝砺还善于运用典故,使作品充满历史感和文化韵味。
  1. 诗歌内容
  • 诗意解读:《次德甫韵》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露水染黄的橘子成熟,霜降后紫蟹肥美。诗中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 词句鉴赏: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仰。诗中的“天真俱自得,世路偶相依”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淡然处之。
  1. 文学地位
  • 历史评价:在文学史上,次韵作品是一种较为特殊的唱和形式,它要求作品的韵脚与前人的作品相一致。然而,《次德甫韵》并未采用这种传统的次韵方式,而是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来展现自然之美。这一点在当时的诗词创作中并不多见,因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影响传承:彭汝砺的诗歌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虽然其作品已失传,但后人仍可通过辑录其佚诗来了解这位宋代诗人的艺术风貌。这些佚诗不仅为研究宋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后世诗人的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借鉴。
  1. 文化意义
  • 审美价值:彭汝砺的诗歌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著称,这种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审美理念。在当今社会,这种审美观念仍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鼓励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保持一颗宁静的心,追求内心的美好。
  • 教育启示:彭汝砺的诗歌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本生动的历史书。通过对这些诗歌的学习和欣赏,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从而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这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彭汝砺的《次德甫韵》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