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爱山玩月

年年秋半在长安,今夕园林且尽欢。
一笑团栾人似月,十分潋滟酒生澜。
遍簪丹桂香巾袂,尽吸清辉澡肺肝。
饮罢月斜吟兴动,挥毫风露一天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秋爱山玩月》是宋代诗人喻良能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中秋节日的深刻情感,还展示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在中秋这样一个充满传统色彩和文化意蕴的日子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构建了一个既唯美又富有哲理的文学境界。

《中秋爱山玩月》的全文如下:年年秋半在长安,今夕园林且尽欢。一笑团栾人似月,十分潋滟酒生澜。遍簪丹桂香巾袂,尽吸清辉澡肺肝。饮罢月斜吟兴动,挥毫风露一天寒。诗中“年年秋半在长安”表明了诗人身处繁华之地,而“今夕园林且尽欢”则透露出一种节日的快乐氛围,“一笑团栾人似月,十分潋滟酒生澜”则描绘了中秋之夜人们相聚饮酒赏月的欢乐场景。“遍簪丹桂香巾袂,尽吸清辉澡肺肝。”更是通过桂花的香气和月光的清亮,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刻的珍惜。

在理解这首诗的过程中,人们不难发现其中蕴含的多重意义。首先,它是对中秋节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通过诗歌这一形式,将古人的情感和习俗传达给现代读者;其次,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诗人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和平美好生活的追求;再次,这首诗还展示了诗人自身的情感世界,无论是对家乡的思念还是对友人的牵挂,都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无疑增加了诗歌的深度和广度。

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月亮、桂花以及酒等元素的描绘,构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温馨美好的节日之中,感受着诗人的情感世界。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使得《中秋爱山玩月》不仅仅是一篇普通的文学作品,而是成为了一种可以跨越时空的文化符号。

《中秋爱山玩月》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更通过其深邃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宋代诗人喻良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成就。这首诗不仅是对中秋节日的赞颂,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倡导,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