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秀叔吏部拜命赴阙二首

此地详闻月旦评,精神英发气和平。
胸蟠七泽波澜阔,骨斗九秋风露清。
穷巷萧条从我老,半生怀抱向君倾。
忽闻来促朝天骑,应记当年曳履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李秀叔吏部拜命赴阙二首》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春天,当时王维任监察御史,他奉命护送李秀叔出使朝廷,在长安东门外为他饯行,写了这组诗。

这两首诗都是送别之作。第一首的开头“岐路灞陵雨”(《全唐诗》),点明了送行的地点和时间。灞陵位于今西安市东南二十里的地方,为长安通往东都洛阳的要道。“岐路”指京城长安到东都洛阳的道路,即长安至潼关的道路。“雨”,点出了天气状况。从“雨色寒深雪满陂,萧萧更作乱敲枝”两句诗中可知,送别的时令是在冬季,天气很冷,而且有雨雪。“萧萧”形容风声,也暗指送别时的凄楚心情。“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描写的是一幅暮春景色,而作者却用“欲”字暗示此时正是送别之际。“落日衔山醉未归,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里又以落日、衔山、醉、不归等意象渲染了一种凄清、黯淡的气氛。“复值接舆醉后歌,五柳先生树旁何。”这是写送别后的想象。李白曾自称五柳先生,这里用典,意谓李秀叔此行,将像接舆那样放浪形骸,与世无争了。“莫作游冶花间乐,任彼风吹随水流”,劝勉朋友不要沉湎在花间的游乐中,任凭风吹雨打,随水东流。最后两句:“君去寂无闻,举杯长叹息。”既写出了诗人自己内心的矛盾和不安,也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

第二首诗开头四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是写送别的场景和惜别的深情:渭城是秦地西面的一个著名地方,在长安西面约二百里处;朝雨说明是早晨,天刚亮的时候;浥湿指雨水打湿尘土,显出清新的颜色;“客舍青青”指驿馆青翠茂盛,显得幽雅宁静;“柳色新”表明正值早春时节;“劝君更尽一杯酒”是说请你再喝一杯离别的美酒;“西出阳关”指从长安向西走到阳关;“无故人”指没有熟人。这首诗前四句描绘了一个凄清的环境,烘托了一个沉重的气氛;五六句转入送别的场面和惜别的情怀;七八句写劝酒和嘱托;最后两句是全诗的高潮和主旨,也是最动人的地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意思是:请你再多饮一杯饯别酒吧!向西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亲人和朋友了。

两首诗均以“送李秀叔”作为题眼,但写法不同:第一首重在送别,通过写送别的环境、天气、情景、心理活动以及诗人自身的感情,渲染出一种凄凉、哀怨的氛围;第二首重在留别,通过对送别环境的描写和对人物的刻画,表现出依依不舍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