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 别故人

楚乡菰黍初尝,马蹄偶踏扬州路。莼丝向老,江鲈堪脍,催人归去。秋气萧骚,月华如洗,一天风露。望重重烟水,吴淞万顷,曾约旧时鸥鹭。
惆怅别离无奈,整孤帆、依然回顾。玉龙节底,故人情重,欲行犹驻。敛散功多,澄清志遂,好回高步。看归鞍稳上,文鸳班里,五云深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龙吟·别故人》是宋代诗人曾协创作的一首词,以其精湛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之情和对友人深厚的友情。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词的内容: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曾协生活在宋代,其生活和创作背景丰富而多元。作为一位文学家,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个人情感。
  • 艺术成就:曾协在文学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作品如《水龙吟·别故人》等均展现了他在古典诗词方面的卓越才华。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莼丝向老,江鲈堪脍,催人归去。秋气萧骚,月华如洗,一天风露。望重重烟水,吴淞万顷,曾约旧时鸥鹭。惆怅别离无奈,整孤帆、依然回顾。
  • 翻译:秋风萧瑟,水面波光粼粼,江上的莼菜已经老了,鲜美的鲈鱼正适宜品尝。这让我心生归意,仿佛被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牵引着。在这清冷的秋夜,月光洒满大地,映照着无边的江水和天空,仿佛一片宁静的梦境。我眺望远方,曾经与故人在吴淞江畔相聚,共同欣赏鸥鹭翱翔的美景。然而此刻的离别让我感到无比的惆怅,我独自站在孤舟上,回首望去,故人的身影依旧在视线中回荡,但却无法再重逢。
  1. 主题分析
  • 离别之情:诗词以“水龙”为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思念。水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常象征着灵动和变化,而在这里则寓意着诗人心中游移不定的情感。
  • 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中通过秋天的景色和月亮的光辉来营造氛围,使得读者能更好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寥。
  1. 写作技巧分析
  • 象征手法:水龙的形象不仅代表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还可能隐喻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
  • 对比手法:通过描写故人与自己的分别,以及对故乡和旧地的回忆,诗人巧妙地使用了对比,突出了离别的哀愁和不舍。
  1. 艺术特色
  • 情感表达:诗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述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使作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语言风格:曾协的语言风格简洁而富有力度,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这种语言风格使得《水龙吟·别故人》成为一首耐人寻味的佳作。
  1. 文化意义
  • 历史背景:了解宋代的历史背景有助于理解《水龙吟·别故人》中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价值。
  • 哲学思想:探讨作品中所体现的人生哲学和宇宙观,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思想深度和文化修养。

《水龙吟·别故人》不仅是一首抒发离愁别绪的古典诗词,也是宋代文人情感世界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化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