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和靖先生其二

道直心无愧,师严貌有威。
上方虚席待,公忽挂冠归。
王室怀元老,天星掩少微。
簪绅竞相吊,奚独我心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和靖先生其二》是宋代诗人吕稽中的作品,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一位已故学者的深切缅怀。下面将详细介绍该作品:

  1. 作者简介
  • 吕稽中(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生平事迹不详。
  1. 诗歌原文
    四海尊师席,斯文特未衰。
    何其两楹梦,遽使哲人萎。
    阆水从容意,稽山疾病时。
    勤勤付斯道,矢死奉成规。

  2. 诗歌翻译

  • 四海尊敬教师的席位,这门学问没有衰退。
  • 为什么他只能梦见两楹(古代建筑中用于分隔内外的柱子)?
  • 他像阆水流过一样悠然自得,又像稽山生病时一样痛苦。
  • 他勤勤恳恳地传授学问,誓死追随先师的教诲。
  1. 诗歌赏析
  • 这首诗通过对和靖先生生前和死后的对比,展现了对先生深深的怀念之情。诗中充满了对先生学术成就的敬仰以及对其离世的惋惜。
  • 吕稽中的用词精炼,情感真挚,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对先生的敬重与哀思。
  1. 创作背景
  • 《挽和靖先生其二》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国家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望更加强烈,而和靖先生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以其卓越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怀念。吕稽中作为一位诗人,在他的作品中表达了对这位学者的深深敬意和对其离去的悲痛。

《挽和靖先生其二》不仅仅是一首诗歌,它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个时代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