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直心无愧,师严貌有威。
上方虚席待,公忽挂冠归。
王室怀元老,天星掩少微。
簪绅竞相吊,奚独我心悲。

【注释】

挽和靖先生其二:这是一首挽诗。和靖,即杨时,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政治家、文学家。杨时字中立,建昌南城(今江西南城县)人。他一生崇尚气节,为人刚毅正直,为官清廉,在朝中任太常丞。公元1076年去世,终年62岁。公元1083年,其子杨绎(时称龟山先生)与弟杨绎(时称龟山先生)从京师返回南城,将父亲安葬在龟山,并筑有祠堂,称为“龟山先生祠”。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被贬黄州。当时和靖之子杨绎已死,而杨绎之孙杨时正在京师。因此苏轼写下了这首诗来吊唁杨时。

道直心无愧,师严貌有威。:道路正派,内心无愧;老师严厉,外表威严。

上方虚席待,公忽挂冠归。:朝廷上空出缺,您突然挂冠而归。

王室怀元老,天星掩少微。:国家怀念元老重臣,天象遮掩着少微星。

簪绅竞相吊,奚独我心悲。:官员们都争相前来悼念,我为什么独独心中悲戚?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友人的挽诗,诗人以诚挚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之情。

首联两句写杨时品德高尚。道直,指行为端正;心无愧,指内心纯洁无瑕。师严,指老师严格教导;貌有威,指外表威严庄重。

颔联两句写杨时辞官还乡。上方,指朝廷;虚席待,指朝廷空出一个职位。公忽挂冠归,指杨时辞官归隐。

颈联两句写杨时为国家做贡献。王室,指朝廷;怀元老,指国家怀念德高望重的元老大臣;天星掩少微,指天象遮掩着少微星,意喻国运艰难或国家命运不济。

末联两句写哀悼友人的原因。簪绅,指文官武官;竞相吊,指争相来慰问;奚独我心悲,指我自己为什么独独心里悲伤不已?

此诗通过描绘杨时的形象和生平事迹,表达了作者对杨时的敬佩和怀念之情,同时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期望和忧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