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忽闻瀑布

江行终日听江声,忽怪潺潺声较清。
泉乳融为玉乳白,浪花散作雪花轻。
一船是水人心异,万想俱空眼界平。
更作曹溪馀滴看,谈空犹是强聪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中忽闻瀑布》是一首描绘江行听声的古诗词。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在江水中航行时,听到水流声的变化而引发的联想和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曾丰(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生平事迹及详细著作均无确切记载。
  • 关于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见于一些文献资料中的提及,但具体作品及影响力有限。
  1. 诗歌原文
    江行终日听江声,忽怪潺潺声较清。
    泉乳融为玉乳白,浪花散作雪花轻。
    一船是水人心异,万想俱空眼界平。
    更作曹溪余滴看,谈空犹是强聪明。

  2. 诗歌解析

  • 江行终日听江声:诗人在漫长的江上旅行中,始终在倾听江水的声音。这种持续的聆听可能使他对于自然界的声音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感悟。
  • 忽怪潺潺声较清:诗人突然意识到,之前他感受到的只是普通的潺潺声,而此刻他听到了一种更加清晰、纯净的声音。这声音让他感觉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 泉乳融为玉乳白,浪花散作雪花轻:通过对泉水和浪花的声音形象的比喻,诗人传达了一种声音的美感。泉水的流动如同白玉一般清澈,而浪花则像雪花一般轻盈。这种描述不仅增强了诗的视觉美感,也加深了读者对自然美景的感受。
  • 一船是水人心异:诗人通过“一船”这一比喻,暗示了自己对外界环境的关注和思考。船只行驶在水中,使得诗人的内心产生了某种变化,使他开始更多地关注周围的世界。
  • 万想俱空眼界平: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在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心理状态。他放下了所有的杂念和想法,让心灵变得宁静平和。
  • 再作曹溪余滴看,谈空犹是强聪明:这里的“曹溪余滴”可能是指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诗人通过观察自然之声来达到心性的平静和智慧的提升。尽管追求空灵的境界需要一定的智慧和修为,但他仍然选择这样做,显示了他内心的坚持和努力。
  1. 艺术特色
  • 音韵和谐:诗句在音韵上十分和谐,节奏感强烈,给人以美的享受。
  •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玉乳白”、“雪花轻”等,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和表现力。
  • 情感真挚:诗人的情感表达真挚动人,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1. 创作背景
  • 此诗的创作背景不详,因此难以确定其具体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然而,根据其内容和形式特点,可以推测此诗可能是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下创作的,可能与诗人的旅行经历或哲学思考有关。

《舟中忽闻瀑布》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哲理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自然之美,还能够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生哲学的深层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