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之气天得清,推为覆帱万物生。四时之气秋得白,推为揫敛万物成。
清白为德盖如此,我公何独取于水。水生于天落于秋,妙与万物为终始。
公家清白世所无,俸馀仅有数卷书。归与宴坐故溪上,此心洞与溪水俱。
取譬于水公之迹,胸中公固有虚室。清白一自虚中出,清至表表白画画。
上少能容下多嫉,更居以浊守以黑,始与造化相出入。
题叶英州清白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叶英州清白亭》是宋朝曾丰的一首七言古诗 。在这首诗中,曾丰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尤其是对“一元之气”和“四时之气”的比喻,赞美了叶英州的高尚品德。
诗的原文展现了曾丰对自然界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他通过天与水的互动来隐喻叶英州的品质:“一元之气天得清,推为覆帱万物生”,这反映了诗人认为天地间最纯净、最公正的力量,如同水一样,无形却包容着万物的生长与发展。这种描述不仅表现了一种哲学上的深邃思考,也体现了曾丰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在进一步分析这首作品的深层含义时,不难发现曾丰借助自然界的元素来象征人的品德与行为。《题叶英州清白亭》中还提到“四时之气秋得白,推为揪敛万物成”,这里的“白”象征着清洁和无暇,暗示叶英州如水一般,能够洗净世间尘埃,使万物恢复其本来面貌。而他的清廉之德,正如水之于万物,不可或缺。
从写作背景上看,这首诗作可能是在叶英州担任某官职期间所作的,用以表达他对国家的忠诚以及自身的高尚品质。曾丰以水这一自然元素作为赞颂对象,不仅因其特性与美德相吻合,更因为水的循环不息和清洁无暇象征着叶英州的品行。此外,“归与宴坐故溪上”,“取譬于水公之迹,胸中公固有虚室”,这些句子都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与内心的平和。
《题叶英州清白亭》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对理想人格的一种追求与赞美。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观察与深刻解读,传达了作者对清白、正直、无私等道德品质的推崇,同时也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