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谈赤松,中古说黄石。
笑策导引勋,须鬓白成黑。
金华得道人,缀自仙之籍。
虽因习堕缘,久悟空为色。
泥丸至丹田,盖著半生力。
若为鬓与须,白者日加益。
陆展馀染方,岂固未全得。
老聃生世初,鬅鬙头已白。
公白才十年,视聃迟半百。
纸帐挂斋中,竹奴攲枕侧。
染亦无所施,元方不须觅。
或疑白之根,勃窣蟠胸臆。
太白缘搜诗,少陵为忧国。
根未能中芟,华宁不外茁。
根华理固然,抑复容有说。
春浅未多温,腊颓有馀冽。
纷纷破萼梅,衮衮放花雪。
融结上鬓须,愈白愈清绝。
少于仁用功,晚以静为德。
厌坐广平堂,归住子云宅。
卧听儿吟哦,起视孙戏剧。
颐间莹生朱,眼底光盎墨。
鬓须从白尽,不失寿箕翼。
切毋痛著梳,更勿闲事镊。
长留与人看,知是老仙伯。
曳裾客盈门,我独有诗癖。
齿愿与公俱,倒指满千亿。
年年赋寿诗,岁岁为贺客。
寿广东帅潘直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广东帅潘直阁》是宋代诗人曾丰所作,这首诗通过描绘古代仙人赤松子、黄石公的形象,表达了对潘直阁的敬仰和祝福。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为纪念广东帅潘直阁而作的祝寿之作。诗中通过对古代仙人赤松子的赞颂,以及黄石公的智慧,来表达对潘直阁修为深厚、智慧非凡的敬意。
- 诗歌原文:
太初谈赤松,中古说黄石。
笑策导引勋,须鬓白成黑。
金华得道人,缀自仙之籍。
虽因习堕缘,久悟空为色。
泥丸至丹田,盖著半生力。
若为鬓与须,白者日加益。
陆展余染方,岂固未全得。
老聃生世初,鬅鬙头已白。
公白才十年,视祟迟半百。
纸帐挂斋中,竹奴欹枕侧。
染亦无所施,元方不须觅。
或疑白之根,勃窣蟠胸臆。
太白缘搜诗,少陵为忧国。
根未能中芟,华宁不外茁。
根华理固然,抑复容有说。
春浅未多温,腊颓有余冽。
纷纷破萼梅,衮衮放花雪。
融结上鬓须,愈白愈清绝。
少于仁用功,晚以静为德。
厌坐广平堂,归住子云宅。
卧听儿吟哦,起视孙戏剧。
颐间莹生朱,眼底光盎墨。
鬓须从白尽,不失寿箕翼。
切毋痛著梳,更勿闲事镊。
长留与人看,知是老仙伯。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潘直阁深厚的修为及其长寿的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须鬓白成黑”、“泥丸至丹田”等,形象地描绘了潘直阁修炼的成果和仙风道骨的气质。
- 文学手法:在文学手法上,这首诗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通过对仙人形象的塑造和描述,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同时,诗歌的结构严谨,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历史影响:这首诗虽然只是一篇祝寿之作,但它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诗中对潘直阁的赞美和祝福,体现了作者对古人智慧和修行的崇高敬意,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对长寿和仙道的向往和追求。
《寿广东帅潘直阁》不仅是一首祝寿之作,也是一篇充满哲理和诗意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潘直阁的敬仰和祝福,也传达了对生命、修行和智慧的深刻理解。对于喜爱古典诗词的人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次难得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