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气宇要自恢,见人赋诗谓为才,出入常将笔装怀。
中年心地要自息,见人哦诗谓为癖,起居常把口挂壁。
子仪昌诵得意诗,句中勾我已懒机。多年抱渴满意沃,半世称雄望风雌。
诗源始自葛天氏,三人投足歌牛尾。万象包罗八曲间,国风雅颂其流尔。
八曲不幸世不传,传世仅馀三百篇。汉唐作者代角立,庶几老杜气浑全。
本朝诗数江西派,黄公太史为之最。大成未集夷惠行,具体犹微颜孟辈。
派流到今嗣者谁,青出于蓝吾子仪。拄杖初担教门出,便敢呵佛骂祖师。
我当拗折君拄杖,大家俱以背为向。能出二十四人前,更超三百五篇上。
赠豫章来子仪言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豫章来子仪言诗》是宋朝著名诗人曾丰创作的一首诗歌作品,表达了对子仪的赞赏和对其诗歌风格的评价。曾丰(1146~1224)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其诗歌、散文、书法皆有涉猎。这首诗不仅体现了曾丰对子仪诗歌才华的高度评价,也展现了他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对文学艺术的独到理解。
曾丰在诗中赞扬了子仪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少年气宇要自恢,见人赋诗谓为才”。这反映了曾丰对年轻人抱有的期望,即希望他们能够保持自我,不因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身的追求。同时,“出入常将笔装怀。中年心地要自息,见人哦诗谓为癖”,这句话揭示了曾丰自身对文学的态度。他认为,只有到了人生的中年以后,人们才能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再被外界的事物所扰。
曾丰还通过对子仪诗歌创作过程的描述,展现了他对文学艺术的深刻理解。“起居常把口挂壁”一句,既形象地描绘出子仪沉浸在诗歌创作中的专注状态,也反映出曾丰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与推崇。曾丰通过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子仪的诗歌才华,也传达了自己对于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赠豫章来子仪言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是了解曾丰及其时代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文人的社会生活与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