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珍挽词二首

翰墨金声远,神情玉气温。
节廉贫愈见,风义老弥惇。
旧学资详正,新仪属讨论。
谁怜一麾出,终不反修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丁元珍挽词二首》是曾巩的文学作品,其内容如下:

  1. 诗词原文:从军王粲笔,记礼后苍篇。谩有残书在,能令好事传。鹏来悲四月,鹤去遂千年。试想长桥路,昏昏陇隧烟。

  2. 作者介绍: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3. 创作背景:曾巩的这组诗作反映了他对友人丁元珍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丁元珍是一位具有高尚品德和学识的人,他的辞世让曾巩深感悲痛,因此他写下了这两首悼亡诗以表达自己的哀思。

  4. 艺术特色:这组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深沉。通过对丁元珍生平的描述和对逝者的回忆,诗人表达了对朋友的敬仰和不舍。其中,“鹏来悲四月,鹤去遂千年”一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深思念与不舍,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

《丁元珍挽词二首》不仅是一篇表达个人情感的文学作品,还是一个反映时代背景和文化特征的历史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成就,也可以更好地领略曾巩作为文人的深邃思想和高超艺术造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