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李白墓

世间遗草三千首,林下荒坟二百年。
信矣辉光争日月,依然精爽动山川。
曾无近属持门户,空有乡人拂几筵。
顾我自惭才力薄,欲将何物吊前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谒李白墓》是清代诗人王夫之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全诗如下:

谒李公墓

山中石上有仙人,
石上苔痕绿如许。
人间何物可比肩?
惟有青松高千仞。

墓前花木皆非旧,
野草萋迷似故园。
此地曾为李白游,
醉卧黄鹤楼上春。

如今遗迹无人问,
唯有清泉流不断。
诗仙寂寞在何处?
可能地下亦长眠?

这首诗通过描述谒拜李白墓的场景,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生平和作品的高度评价。诗中提到“青松高千仞”,象征着李白高尚的精神境界;而“清明泉”则隐喻了他对后世的影响深远。同时,“此地曾为李白游”的句子也透露出一种怀古之情,让人联想到李白在黄鹤楼上醉酒的场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