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凛风生寄此堂,尘埃消尽兴何长。
朱丝鼓舞逢千载,白羽吹扬慰一方。
已散浮云沧海上,更飞霖雨泰山傍。
谁知万物心焦日,独对松筠四座凉。
仁风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仁风厅》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一首作品,以其深刻的意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
曾巩,字子固,南丰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及政治家,因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对宋朝文化的重要贡献而备受赞誉。其文学作品以诗词为主,尤以《仁风厅》最为著名,该诗作不仅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境界,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热爱和向往。
《仁风厅》一诗中,“凛凛风生寄此堂,尘埃消尽兴何长”,通过描绘风的清冽与堂的幽静,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与宁静。诗句中的“朱丝鼓舞逢千载,白羽吹扬慰一方”则巧妙地运用了古代乐器的象征意义,朱丝代表音乐的热烈,白羽象征和平与宁静,两者结合体现了音乐的力量能够跨越时空,安抚人们的心灵。而“已散浮云沧海上,更飞霖雨泰山傍”两句描绘了天空中飘动的浮云与雨后的山景,暗示着自然界的变幻无常与生命力的勃发,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从文学价值的角度分析,《仁风厅》不仅是曾巩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研究宋代文学特别是文人山水诗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曾巩如何将个人情感、哲学思考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美感的作品。
《仁风厅》作为曾巩的代表作,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更是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造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读者不仅能体会到诗歌本身的美学价值,更能从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滋养与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