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闻说凤池山,蜡屐方偷半日闲。
笑语客随朱阁上,醉醒身在白云间。
溪桥野水清犹急,海岸轻寒去却还。
为郡天涯亦潇洒,莫嗟流落鬓毛斑。
凤池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凤池寺》是一部关于佛教寺庙的历史与文化作品,它详细记录了凤池寺的创建、变迁和重建过程。
凤池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西山乡西山村风池组,是西望山八大寺庙中最有名气的寺庙之一。该寺庙始建于明崇贞年间(1628-1644),由语嵩和尚创建,随后在1628年至1644年期间经过瞿昙两次改建。1732年,雍正十年,僧人洪亮重修了该寺。然而,在咸同战乱中,凤池寺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庙宇全部毁于一旦。
到了光绪年间(1875年-1908年),僧人法华重新修复了这座寺庙,并使之得以保存下来。现今,西山凤池寺不仅是一座佛教圣地,也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建筑风格为穿斗式木结构悬山青瓦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凤池寺作为临济禅宗祖庭,自明末清初语嵩大和尚而名震西南,至今仍然保留着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不仅是中国宗教文化的瑰宝,更是研究明代宗教政策和建筑风格的珍贵资料。通过对凤池寺的研究,可以深入理解中国佛教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凤池寺》不仅是一部关于宗教建筑的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展示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文献。通过阅读这部作品,人们可以深入了解凤池寺的建筑风貌、历史演变以及它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对于有兴趣了解中国佛教史和文化传统的读者来说,这是一部值得一读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