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喜名自昔,广亭临汉津。
飞甍出万屋,地绝无纤尘。
盘道城堞古,远林墟曲新。
静觉耕钓胜,幽宜鸥鹭驯。
赖此荒僻郡,幸容朴愚人。
阁铃昼常寂,斋酿寒更醇。
一樽且勤设,勿负头上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闻喜名自昔,广亭临汉津。
飞甍出万屋,地绝无纤尘。
盘道城堞古,远林墟曲新。
静觉耕钓胜,幽宜鸥鹭驯。
赖此荒僻郡,幸容朴愚人。
阁铃昼常寂,斋酿寒更醇。
一樽且勤设,勿负头上巾。
《和韩钦圣学士襄阳闻喜亭》是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而非文学作品《闻喜亭》。梅尧臣,北宋宣州宣城人,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梅尧臣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他以写实主义诗人的身份,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和韩钦圣学士襄阳闻喜亭》是宋代文人曾巩所作,这首诗描绘了闻喜亭的环境特色和作者对生活的态度。曾巩的诗歌风格细腻,善于捕捉自然景色中的美好。他的诗作中透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满足。这种情感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表现,如他在诗中写到的:“阁铃昼常寂,斋酿寒更醇。”,表达了他对日常生活的满足,即使简朴,酒也醇厚。
《和韩钦圣学士襄阳闻喜亭》是梅尧臣的代表作之一,而《闻喜亭》则是后世文人喜闻乐见的名胜佳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