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黄叔旸

冥鸿倦云飞,敛翼退遵渚。
秋虫感时至,自野来在宇。
老我久合归,溪山况延伫。
俯此沙水清,面被烟尘聚。
龙断既冲冲,澜倒亦吁吁。
岂无砥中立,而不改风雨。
忽欣远寄声,秀句盈章吐。
灿烂炯寒芒,晴空见冰柱。
颇闻词场笔,漫焉叶如土。
黄粱枕上过,得之亦不处。
独行固不移,犹在审去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黄叔旸》是明代诗人李梦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
风骨嶙峋傲物华,清高自许不为家。
山林深处人稀少,天地中间气最高。
独步人间无愧色,孤吟海上有余花。
只今谁复知吾意?应是黄生与我夸。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对孤独生活的追求。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山林深处行走时的感受,虽然人迹罕至,但天地间却显得格外高远。他独自漫步人间,并无愧色,即使孤吟海上也感到自在随性。最后两句则点明了自己的心境与黄叔旸的相似之处:他们都是孤独者,在自然中找到了自己的乐趣和意义。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自我价值的认识和追求。通过这首

相关推荐